“贪嗔痴慢疑”,佛教中的“五毒”与人性之困的挣扎,是阻碍芸芸众生修行路上的孽障。哈佛医学院研究表明,“慈心禅修”能缓解精神压力,减少负面情绪,提升积极生活态度。
单位近期开展“渠道清分”和“组织架构”重设,原本的部门和同事忽然间便各奔东西,心里瞬间空落落的;妻的“雅室兰香”定制家具抓住国补的利好政策,订单接到手软,但高额的垫资却压得喘不过气来;思凡研究生毕业,既开心又紧张,求职路上的千军万马近身厮杀我却爱莫能助。人到中年,大多一地鸡毛。夜不能寐,焦虑如墙角的牵牛花,肆意的攀爬在心境的藩篱之上。
不知不觉间,父母的脸颊因牙齿脱落而略显干瘪,佝偻的身腰早已不再挺拔;子路试卷上的分数像悬在头顶的钟摆,每一次晃动都牵扯着我紧张的神经;枕边人从“我爱你”走到了“饭好了”,婚姻里的浪漫被柴米油盐磨成了左手握右手的熟稔;单位校招的新人眼神锐利,简历上的学历要比自己更加光鲜;保温杯里的枸杞越放越多,体检报告上的箭头却仍在悄悄爬升。
人生这道题,总在这样那样的夹击里绕成死结,我们攥着错误的答案却不肯轻易松手。以为紧一点就能捂出奇迹,却不知掌心的温度早已焐焦了最初的那份美好与期许。
年轻时总以为爱情是婚姻的全部,中年才明白,能在深夜为对方掖好被角,能在失业时说句“没关系”,能在孩子发烧时默契分工,这些藏在琐碎里的支撑,早已比“我爱你”更靠谱、暖心。
你为我熨烫衬衫,是因为晨光刚好落在领口;我为你留一盏夜灯,是因为知道晚归的巷口路黑。爱到中年,是把“浪漫”的执念换成“相伴”的从容。转身时的牵绊少了,并肩走的路反而更远、更稳。
子女的成长,原本是一场不断放手的修行。父母总在“逼他优秀”和“怕他太累”之间撕扯,却忘了,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时区,就像北方的麦子有自己的节气,南方的水稻有自己的时令。
不必执着于“养出优秀、完美孩子”的执念,接受他会摔跤,会犯错,会走一条你从未设想的路,就像接受自己也曾是个普通的少年。看着他背影渐行渐远,不追不赶,才是最深的信任与祝福。
总有人觉得没让父母住上大房子,没带他们环游世界,就是不孝。却不知老人要的,或许只是你每周一次的电话,是饭桌上多摆的一双碗筷。带他们体检,是因为惦记老人家的健康;听他们重复讲过百遍的往事,是因为知道那些故事里有父母的青春;接受自己能力有限,接受父母终将老去,不必用“完美子女”的枷锁困住自己,尽心即是圆满。
怕被淘汰,怕薪资缩水,怕在年轻人面前露怯,于是硬撑着熬夜加班,硬扛着不属于自己的压力。却忘了,职场如四季,春有萌芽,冬有蛰伏,中年或许不再是冲锋陷阵的年纪,却是沉淀智慧的阶段。
你认真完成手头的工作,是因为职业操守使然,与是否能升职无关;你试着学新的技能,是因为不想被时代落下,与是否能超越年轻人无关。
人生如杠杆,支点的选择,决定了我们能否从容撬动生活的重担。许多人总在不经意间将支点错付 —— 把它系在他人的情绪里,绑在外界的评价中。于是,有人因恋人的一句冷淡而辗转难眠,有人因朋友的一次疏忽而患得患失,有人因旁人的一句非议而否定自我。
释怀从不是刻意的遗忘,而是站在人生的中途,看清了上坡路有尽头,下坡路有风景。接纳不是认输,是承认父母会生病,子女会叛逆,婚姻会平淡,自己会疲惫,承认这些都是中年的常态。
当目光从紧握的“必须”移开,才发现掌心空出来的地方,正盛着被忽略的温暖 —— 父母递来的一杯热茶,子女偷偷画的一张贺卡,伴侣默默洗好的水果,自己片刻的放空与欢愉。
原来觉醒从不是惊天动地的顿悟,只是在某个清晨醒来,忽然不想再和自己较劲了。放下那道解不开的题,放下那个达不到的标准,放下那些求不得的圆满。觉醒者的智慧,往往始于一句轻描淡写的“不想了、不要了”。 像秋风掠过枝头,枯叶坦然松手的那一刹。不是妥协,是终于懂得,坠落原本是回归大地涅槃后的重生。
真正可靠的支点,应扎根于自我的土壤。关注自己的事业与理想,便是为人生锚定了指引航向的灯塔。找到那些让你眼睛发光、内心充盈的支点。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,则是为心灵开辟了一片多元的天空。
“写作”不能养身,却能养心。孤灯清幽,岁月熬白了少年头。每一次发表,每一次获奖,都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。每一点进步,每一次螺旋上升,都是在夯实自己内心的根基。当我们在兴趣中感受纯粹的快乐,在探索中发现新的自我,内心便会变得丰盈而柔韧。
无论是事业理想的追求,还是兴趣爱好的滋养,所有的支点最终都将回归本心。真正能支撑你走过漫长岁月的,从来都只有你自己。
从对外在的依赖,到对内在的关照;从对他人认可的渴求,到对自我价值的笃定,这是一种从“自信”走向“自性”的过程。
知道自己是谁,想要什么,能成为什么。锚定自性,便可“任尔东西南北风”。脱下长衫,卸下负载,学会释怀。与不羁的青春作别,与不老的中年和解。心有定盘星,何处不从容。
作者简介:陈杨,中国散文学会会员,深圳金融作家,《深圳保险》期刊特约撰稿人,现任职人保财险深圳分公司。作品发表于“中国金融网”、《海外文摘》、《散文选刊》、》《深圳商报》、《深圳特区报》、《晶报》、《齐鲁网报》等媒体和期刊,多次荣获全国